獸醫(yī)針灸技術源遠流長,其應用已有數(shù)千年的歷史。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,由于臨床病例以大家畜為主,因此針灸主要
用于治療馬、牛等大動物的疾病。近二十年來,隨著人們飼養(yǎng)寵物數(shù)量的不斷增加和小動物臨床的發(fā)展,針灸已越來越廣泛地
用于小動物臨床治療犬、貓的各種疾病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概括起來,針灸在小動物臨床的應用主要有以下方面:
一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
1.消化不良 本病多采用白針治療,穴位以后三里、脾俞、后海為主,配合百會、大腸俞、小腸俞、關元俞、膈俞等。
3.便秘 以白針或電針為主,白針穴位以關元俞、大腸俞、脾俞為主,配合后三里、后海、百會、外關;電針可選雙側(cè)
關元俞或脾俞穴。
4.嘔吐 白針為主,以外關、內(nèi)關、后三里為主穴,配合脾俞、隔俞、中樞等穴。
5.脫肛 首先應手法整復,然后針灸治療。白針選用百會、后海為主,配合后三里、命門、脾俞;電針選百會、后海穴組。
二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
1.咽喉炎、氣管炎、支氣管炎和支氣管肺炎 白針或水針。白針以大椎、肺俞為主穴,配合身柱、靈臺等穴;水針喉俞穴注
射抗生素。
三肌肉、骨骼和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疾病
1.肌肉萎縮 根據(jù)局部選穴的原則,選擇患部周圍的穴位進行白針治療。
2.肌炎 選擇患部周圍的穴位,多采用白針療法,若腫脹嚴重,可選擇患部周圍的血針穴位進行治療。
3.扭傷、關節(jié)炎 選擇患部周圍的穴位,多采用白針療法,腫脹和疼痛明顯時,可選用血針療法。
4.椎間盤突出 由于發(fā)病部位不同,所選穴位也不同。頸部及胸椎前段發(fā)病者,選天門、身柱、陶道、大椎、搶風、六縫(
前肢)、郗上、前三里、內(nèi)關、外關,以及在頸椎棘突間和胸椎棘突間病變部位周圍選穴;胸椎后段和腰椎發(fā)病著,選中樞、命門
、百會、二眼、后三里、后跟、中付、六縫(后肢),以及在患部附近胸椎和腰椎棘突間和棘突兩側(cè)背最長肌及髂肋肌溝中選穴。
若用電針,則頸椎發(fā)病者可選天門和六縫穴組,胸椎前段發(fā)病可選身柱或陶道和六縫穴組,胸椎后段和腰椎發(fā)病可選中樞或百會和
六縫穴組。
5.面神經(jīng)麻痹 白針治療以鎖口、開關、翳風為主穴,配合上關、下關、天門;電針治療選鎖口、翳風或鎖口、上關穴組。
6.橈神經(jīng)麻痹 白針以搶風、前三里、郗上、外關為主穴,配合肩井、肩外俞(髃)、肘俞、六縫;電針選搶風、外關或搶風
、六逢穴組。
7.坐骨神經(jīng)麻痹 白針以百會、環(huán)跳、后三里為主穴,配合膝上、后跟、六縫;電針百會、環(huán)跳、后三里、六縫組成穴組。
8.膀胱麻痹 白針百會、后海為主穴,配合命門、腎俞、關元俞、膀胱俞、二眼、尾根等穴;電針命門、百會獲百會、后海,
或雙側(cè)二眼穴。
9.犬瘟熱后遺癥 口唇抽搐者,白針所口、開關、上關、下關、翳風;頭頂部肌肉或雙耳抽搐者,白針翳風、天門、上關、下
關;前肢抽搐者,白針搶風、肩井、郗上、前三里、外關、六縫;后肢抽搐者,白針百會、環(huán)跳、后三里、陽輔、后跟、六縫。
10.舌神經(jīng)麻痹 白針鎖口、廉泉,上關、下關。
11.癲癇 白針人中(水溝)、天門、大椎、翳風、心俞、百會、內(nèi)關;水針百會、心俞、大椎、身柱等穴注射VB1或VB12。
12.膈肌痙攣 白針雙側(cè)脾俞和關元俞。
四眼病 結膜炎、角膜炎 白針睛明、承泣;水針,承泣穴注射青霉素、普魯卡因、地塞米松混合物或自家血;急性者,血針三江、耳尖。
五不孕癥 白針以百會、后海為主穴,配合命門、腎俞、二眼、尾根等穴;電針百會、后海穴組,或雙側(cè)腎俞、雙側(cè)二眼。
六其他疾病
1.中暑 血針以耳尖、尾尖為主穴,配合山根、胸堂、涌泉、滴水;白針以水溝、大椎為主穴,配合天門、六縫。
2.休克 白針以水溝(人中)、山根為主穴,配合內(nèi)關、外關、六縫;血針山根、耳尖為主穴,配合尾尖、胸堂。
3.發(fā)熱 白針以大椎為主穴,配合山根、水溝、六縫;血針山根、耳尖、尾尖或胸堂。
在進行白針時,針刺入后一般留針30分鐘,期間可行針2-3次,每次2分鐘。在進行電針時,電針刺激的時間一般為20分鐘,刺激量
以動物能夠耐受的最大刺激量為宜。